收房不找验房公司验收,等着后悔吧你
史上建设速度最快的一批房子正在交付你,准备怎么收,才不搭上下半辈子的幸福?
“请验房师吧”当业主彻底对开发商失去信任选择第三方查验,几乎是唯一看起来“靠谱”的自保
于是短短一个月,武汉发生4起验房师被打事件
房地产的逻辑简单粗暴——不能解决问题,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
看看那位从山西抽调武汉的验房师,被打得血肉模糊也许每一位从业者都会自我怀疑——挣个几百块钱,至于吗?当你对自己产生怀疑,施暴者的目的达到了
让验房师去背负行业的痛点真是难为他们
01新城璟棠出现的“殴打验房师”事件,昨天有最新进展——警方逮捕三名嫌疑人。他们都来自负责精装的装修公司。
大家注意嫌疑人的身份,装修公司。
因为新城璟棠是精装交付,所以最后的锅,毫无悬念甩给装修公司。如果他是毛坯交付,那么锅,显然会甩给施工队。谁接最后一棒,直面业主,质量问题的锅,就是谁的。
开发商新城呢?他们一直没有公开发声。大家也就顺理成章,忽略他们的存在。
事件曝光后,装修公司抢着背锅,把开发商保护得很好。打人的是装修公司,他们承担责任没问题啊。但装修公司在背锅过程中,情绪突然失控。
哥的猜测是,他们认为“责任不在自己”。
你交给我一个地面坑坑洼洼的毛坯,我铺装翘了板子,被验房师贴条,那就是我的责任咯?
没错,精装交付,最后所有“呈现”出来的问题,都在装修材料和施工细节上。问题是,这个房子的坯胎,好吗?
装修公司敢找施工方,开发商扯皮吗?毛坯没做好,你可以不接他装修啊?为什么接,当然是想赚钱。
开发商,施工方都不能得罪,那最后,只能找最弱势的验房师“出气”。矛盾,最后爆发在验房师身上。
02武汉资深验房师宋金强,在“新城璟棠”事件第一时间,发朋友圈谴责暴力行为。
他跟哥说,我们需要客观看待房屋质量,作为手工产品,或多或少有问题。
管理好,交付问题就少,赶工+现场管理差,交付时就会有很多缺陷。
查验过程中,验房师必须客观公正,不隐瞒问题,也不刻意放大问题,不激化矛盾。
你看,验房师们如此小心翼翼工作,但依然会惹恼开发商或者施工方。
为啥他们情绪总在随时爆发的边缘?
无论最后面对业主的是装修公司还是施工方,他们都不是质量BUG的始作俑者,但现行模式下,他们必须承担最多责任。
“高周转”模式下,快+省,是开发商运转的命门。
举2个例子。假设一道工序正常需要8天。开发商拿出合同模板,要求“保质保量”,3天完成。你施工方签不签?没任何一个人要你抢工,但你内心已心照不宣。
假设一道墙壁厚度490毫米。开发商的工程款,只够你做400毫米。但合同上又标注满足国家规范——490毫米。
怎么办?施工方“违反合同约定”,碰巧出问题前,甲方没有发现……
大家如果有机会去正在施工的现场看一看,绝对大开眼界。一层层钢筋扎起来,模板支起来,混凝土浇灌进去,楼面上的地板还没有硬化,下一道工序的工人们,嗷嗷就冲进去一顿操作,地面被踩的像猪拱过一样。
他们神情自若得在摇晃的楼层上继续扎钢筋,立模板,热火朝天。你站在高楼层感受一下,脚下的建筑感觉都在摇晃,这房子要是塌了,一点不稀奇。
前几年,三天一层是奇迹,可以上报纸宣传。这两年两天一层都不稀奇,继续干下去,一天一层也相当可期。
早点把房子盖出来,哪管他水泥还没干,涂料还湿的,甲醛都没散尽?水泥没干,你不会拿着风扇对着他吹,加快风干进度吗?
你也许有疑问,工人们都没一点安全意识吗?
想安全,你回家呆着,出来打工都是挣钱。钱怎么付?按施工进度付工程款。干得快,工程款就来的快。
以这样的胚子做精装,质量控制水准可想而知。
03这两年,开发商的导向,就是快。
一个项目投资回报率10%,一年周转10个项目,回报率就是100%,天下利润,无快不破。新城,堪称“碧桂园+万达”合体,一度成为现象级房企存在。
快周转的后遗症逐渐暴露,你却发现,矛盾的焦点锁定在验房师身上,作为整个房地产产业链条上最独立的第三方,他们变成弱势群体。
被业主寄予厚望的验房师,实际上,一直并不太受开发商,施工方以及装修公司待见。
有一家开发商人士对哥说,验房师能验出来啥?无非是抹灰之类问题。他言外之意是——在你根本看不到的“隐蔽工程”,BUG更加触目惊心。
一套房屋变成精装房,已经铺上地板,贴上墙纸,布完线路之后开始交付,验房师能发现工程质量隐患吗?
验房师能够发现的问题,那是棺材板都压不住了。
其实很多问题,不需要验房师,你肉眼就能发现。铁窗生锈,房屋渗水,墙面开裂,房屋空鼓……而一些已经被封住的隐蔽工程,验房师恐怕也难发现。
仅仅依靠验房师,很难全面监督预警工程质量。
04那么验房师,还有存在必要吗?有的。
“验房师”能够提供的服务,就是最后的补救。
比如墙面空鼓,你拿根棍子敲,听声音大致也有判断。但人家通过专业仪器测试,能发现深层次砂浆比例问题。这决定哪些墙面不能直接做漆,必须重新处理才能进场装修。
再比如墙面角度存在误差,你拿个三角尺也能比划两下。但验房师通过专业仪器,测试墙面阴阳角垂直,允许范围内的误差,就可以通过装修弥补。
宋金强告诉哥,经过十几年发展,目前武汉有一定规模的验房公司大概有十几家,从业人员近千人。这么多从业人员,在交房旺季依然供不应求,往往要提前十天预约。
武汉验房收费标准大概5块钱/平方米。每年的市场规模理论上限,也不过10亿。对比千亿级房地产市场,这仅仅只是很小的一块。
一个千亿级行业,总想着消灭一个10亿规模的下游寄生行业,还不可得。验房过程中的冲突发生频率越高,越发说明这个行业的旺盛。大象踩不死墙角的蚂蚁。
05验房师对业主很有价值,尤其是小白业主们,但房屋质量,精准品质的把控,显然不能把压力,都甩给弱势的验房师们。且不说他们的专业能力如何如何,单从气场上,就输了一大截。
这次打人事件爆发后,哥看到很多从业者都为那挨打的小哥不值——为了几百块钱,搭上生命安全,有这个必要么?还有从业者说,如果开发商/施工方强力排斥,从安全角度考虑,他们会暂停查验工作。
打得一拳开,免得验房来。那家装修公司,做了同行们想做又不敢做的事。
其实房地产这件事,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。在这个过程中,慢工细活,远远超过其他花里胡哨的东东。你花3天做一件事,就是比1天做完效果好,没有什么捷径,最重要的是“完成度”。
一直有人在忧虑——这2年可能是史上最差的房子。根源就出在“快上”。
很多购房者也有类似担忧,汉阳楼盘就出现过奇葩业主,买了和施工方一模一样的背心+安全帽,就为混进工地,还有的业主自购无人机,航拍施工现场。
原因无他,几百万买的东西,心里都没底啊。
既然大家有这个诉求,开发商干嘛把项目藏着掖着呢?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专业统计,但哥发现,经常做工序开放日的项目,就远远好过前期死活不让看,集中交付见公婆,所有矛盾集中爆发。
楼市最大的痛点,就是信息不对称。除了样板间,你付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房款,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买的是啥,整个开发流程,作为业主方,毫无知情权。最终,交付给你的产品是啥,你就得接受啥。
现在,也该打破这个惯例。先从强制性工序开放做起吧。验房公司找长沙佳恺验房
同类文章排行
- 长沙佳恺验房公司-精装房验房项目
- 精装房收房的时候标准表格 验房报告表格模板
- 验房师现场验房,告知业主验房注意事项
- 长沙佳恺验房公司-收房验房攻略必看略,教你避
- 收了房还要请验房吗?还有用吗
- 长沙佳恺验房:精装房验房的几个问题
- 长沙佳恺验房收房注意事项,最全的收房流程
- 长沙验房公司-精装房毛坯房验房攻略
- 长沙验房公司电话|长沙验房师预约电话
- 验房时注意事项不能草率而过——验房公司